面向穗港澳,背靠大西南,扼珠三角要道,作為東盟國家經濟區域與珠三角經濟區域聯絡的陸路水路要道,肇慶因獨特的地理位置被省委寄予厚望——建設珠三角連接大西南的樞紐門戶城市。而在肇慶的地理版圖中,肇慶新區同樣被賦予重任,其以連珠入西南的區位與密集的重要交通幹道尤為引人註目,一躍成為肇慶樞紐門戶的“橋頭堡”。
  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和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戰略的深入推進,加上肇慶新區的加快建設,肇慶的樞紐戰略地位日益提升,開啟了新一輪發展的強大引擎。
  5月29日至30日,肇慶市舉辦“珠三角—東盟·大西南”經貿合作交流會,為東盟、大西南與珠三角、港澳對接提供服務平臺,以期吸引東盟、大西南、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的優勢產業和知名企業落戶肇慶。此次經貿合作交流會依托肇慶新區、肇慶高新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和廣佛肇(懷集)經濟合作區四大重點發展平臺,推介肇慶實施“兩區引領兩化”、廣佛肇一體化發展、粵桂合作戰略以來的新機遇、新商機,重點展示肇慶新區在肇慶市作為珠三角連接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以及粵港澳連接東盟重要經濟節點中的重要戰略平臺優勢,加快打造珠三角連接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
  後發潛力極具張力,大樞紐撬動大平臺發展
  肇慶是珠三角最年輕的城市,雖經過35年改革開放,但目前發展水平跟珠三角核心區仍有較大差距。能否破除固有格局、超越自我,不甘人後的肇慶一直在思索。2011年是肇慶革新之年,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兩區引領兩化”戰略,被賦予引領新型城市化使命的肇慶新區橫空出世,以昭示肇慶新一輪發展的智慧與膽識。
  落下的差距恰恰意味著後發的潛力。廣東與中國西南地區山水相親,處於我國與東盟合作的戰略前沿。肇慶作為唯一面向大西南的珠三角城市,各種交通大動脈交匯,既可以接受珠三角的輻射帶動,又能集聚大西南的資源,建設珠三角連接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大有文章可做。
  在這場發展戰略佈局中,肇慶新區的規劃建設可謂“巧布一子,滿盤皆活”。它緊靠廣佛都市圈,是粵港澳城市群和廣佛肇一體化的重要區域;地處珠三角及粵港澳地區通往東盟經濟區和大西南地區的咽喉位置,是珠三角及粵港澳連接東盟經濟區、北部灣經濟區和泛珠三角區域的重要門戶;東鄰肇慶國家高新區,南靠高要市,西倚端州區,是肇慶市各功能區緊密連接的主要紐帶,一舉成為肇慶溝通珠三角、連接大西南的先行區。
  肇慶舉全市之力打造發展新引擎,肇慶新區被省市寄予厚望,去年初列入全省九大發展創新平臺。作為新型城市化的實踐者,肇慶新區被省政府寄語建設“廣東探索新型城市化進程的先行區與試驗區”;作為肇慶生態優勢的集成者,肇慶新區被省政府寄語建設“北迴歸線上璀璨的明珠和鑽石”;作為肇慶新型城市化的引領者,肇慶新區成為肇慶“一主兩翼”戰略中的“一主”,即全市城市擴容提質的主戰場。
  連接西南,溝通東盟,肇慶新區開始突圍。
  立體式交通樞紐建設加速
  如果說獨特區位是肇慶新區建設樞紐門戶的先天稟賦,那麼近年形成的交通優勢則更使樞紐門戶如虎添翼。肇慶新區坐擁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際輕軌、黃金水道縱橫交錯的立體交通網絡,尤其貴廣、南廣高鐵,兩條“巨龍”是連接我國西南地區和華南地區的鐵路大通道,將大大縮短西南與珠三角地區的時空距離,使粵桂黔三省區經濟聯繫更加緊密。此外,321國道貫通而過;貫穿全區的廣佛肇城際輕軌將於2015年建成通車;緊鄰的廣賀、廣昆、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新區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僅需45分鐘車程;依托西江“黃金水道”,區內肇慶新港可實現5000噸輪船通江達海。
  未來的新區,將形成“四條高速、兩條高鐵、一條城際軌道、一條黃金水道、一個內河港口”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體系,可實現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多式聯運、無縫銜接”,呈現便捷的市民出行、物流集散優勢,為肇慶融入珠三角、輻射大西南、連接東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以肇慶新區為中心,通過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在4小時內可通達周邊5個省會城市,聯繫4.5億人口。
  位於肇慶新區地理中心的肇慶東站,得益於南廣鐵路、貴廣鐵路、柳肇鐵路、廣佛肇城際軌道的交匯,是肇慶打造樞紐門戶城市的關鍵節點。該站列入國家“十二五”綜合客運樞紐建設規劃,按照國家一級客運站場標準、日發送能力15000人次的規模設計,計劃於今年10月底建成,與貴廣、南廣高鐵同步建成投入使用。
  樞紐優勢強化新區匯聚輻射雙重價值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珠三角核心區城市發展空間幾乎趨於飽和;作為最年輕的珠三角城市,肇慶成為珠三角最後一塊待開發的連片生態綠洲。肇慶新區作為珠三角連接東盟、大西南的重要交通節點和經濟節點,為肇慶打通東盟·大西南經濟走廊、開拓廣闊經濟市場提供了強力支撐。
  就如河北的廊坊成為首都經濟圈對接世界的窗口一樣,肇慶新區也正在重塑在珠三角的戰略地位,擔起對接珠三角經濟中心與大西南資源腹地的區域角色,吸引東盟、大西南地區把新區作為進軍珠三角市場的首要進駐城市和總部基地,使肇慶新區成為東盟企業“廣東製造夢”的搖籃。
  依托南廣高鐵、貴廣高鐵、柳肇鐵路及廣佛肇城際軌道,肇慶新區致力於打通東盟、大西南地區優勢產業和總部進入珠三角及港澳地區的重要通道和經濟走廊,形成承載人流、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的龐大空間,構築集合珠三角、連接大西南、聯繫東南亞的樞紐門戶商圈。其中,集中發展商貿型產業、旅游消費產業、商務服務產業等三大核心產業,打造集商貿會展、專業市場、物流倉儲、旅游度假、文化體驗、生態養生等於一體的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同時,依托珠三角的大生產基地,打造東盟—珠三角企業商品展示採購中心、東盟十國產品體驗中心、港澳台商品交易中心和嶺南文化交易中心,努力從珠三角對外開放的末梢變為對內聯繫的前沿,從珠三角的邊緣邁向承東啟西、貫通內外、廣聚發展要素的樞紐門戶節點。
  科學規劃理念先進,高端起步探索新型城市化
  如果說戰略與區位賦予了肇慶新區誕生的先天條件,那麼規劃則是新區未來成長的重要指引。去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胡春華視察肇慶新區,要求新區“先定規劃,基礎先行,加快建設”。開發伊始,肇慶新區迅速啟動規劃體系編製,委托高水平團隊編製高標準高起點的各項規劃。
  近日,經省政府同意,《廣東肇慶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2—2030年)》獲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批覆通過,成為省級層次批准實施的首個新區城市總體規劃。至此,肇慶新區在規劃編製方面已有多個率先和創新:在全省新區中率先編製“碳規”引領城市發展模式轉型;率先邀請新加坡邦城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參與《城市總體規劃》專題研究,借鑒新加坡低碳綠色發展、中新合作區開發建設、“低碳綠色城”綜合指標體系和規劃佈局、資源循環和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先進經驗;在全省首創對城市總體規劃項目設立監理單位,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擔任規劃項目的第三方監理單位,對肇慶新區規劃實施進行項目監管。
  截至目前,肇慶新區發展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低碳發展規劃、能源發展規劃、公路網專項規劃等一攬子規劃已經實施,水系及防洪排澇、市政工程、綜合管廊等專項規劃也已編製完成,形成完善的規劃體系。
  根據規劃,肇慶新區規劃區面積115平方公里,西以鳳凰大道為界,東至珠外環高速公路,南臨西江,北至鼎湖山脈,協調區總用地面積585平方公里(不含肇慶新區範圍)。到2030年建設用地規模控制在6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達到60萬人,開發強度控制在50%左右。同時,確立“國家低碳綠色發展示範區、珠三角健康宜居理想城市和肇慶市行政文化中心”三大戰略定位,制定了“三年打基礎,八年見新城,二十年大發展”的發展線路圖。
  對規劃編製到規劃落地的過程,肇慶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肇慶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惠祥形象地稱之為“從一張紙(肇慶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肇慶新區的決定)開始到完成了一堆紙(一系列的規劃文本和項目合同)”、“從紙上談兵到磨槍實戰”。
  “三步曲”開啟建設序幕,高端配套密集布點
  當前,肇慶新區的規劃已從紙上落到地上。肇慶市委書記徐萍華要求肇慶新區按照“建設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導入產業發展”的“開發建設三步曲”,主推65平方公里核心區起步建設。
  轉入實質建設階段以來,肇慶新區在推動鼎湖大道、珠外環高速連接線、鳳凰大道、政文組團市政道路一期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泛能網、名醫院、名學校、五星級酒店等高端城市配套元素在核心區陸續布點,致力於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配套。
  北京師範大學肇慶附屬學校是肇慶新區公共服務配套高端化的代表性項目,是新區優質生活理念的體現,其旨在通過引入北師大優質教育資源,以建設“高水平、國際化、示範性的優質名校”為目的,向廣大市民提供高端公共服務,吸引高端的人才進駐,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此外,中山大學附屬肇慶醫院已簽訂合作協議,正在開展勘察設計工作,計劃兩年半內建成使用。泛能網項目首期2號能源站已經動工建設,為新區推行綠色能源奠定基礎。
  為確保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質量,肇慶新區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理念,開展了地下綜合管廊應用研究,明確在新區快速路、主幹道和部分交通功能重要次幹道建設中推行綜合管廊應用。目前新區核心區綜合管廊實施方案已經實施,示範段工程計劃今年動工。
  作為肇慶未來城市新空間,一批市級重要公共文化配套設施也在肇慶新區規劃建設。新的市體育中心落戶肇慶新區,2018年第十五屆省運會將在此舉辦。“三館一宮”(市文化館新館、檔案館新館、城市規劃展覽館、少年宮)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將在新區落地,構建便捷的文化服務圈。
  產城融合註入活力,
  帶動優化肇慶產業結構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加快建設,肇慶新區一併啟動招商引資工作,同步導入城市服務功能與產業功能,使新城既有生活也有生產,防止新城陷入“空城”、“卧城”危機。
  作為肇慶新興發展高地,肇慶新區在引領城市擴容提質的同時,也致力於帶動肇慶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建設伊始,肇慶新區就以“低碳、綠色”為發展的生命線,對產業發展進行了明確的功能分區,重點打造節能環保、休閑養生和文化創意三個核心功能型產業,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會展、科教服務三個支撐功能型產業;併在外圍拓展區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協同發展,形成分工清晰、互補耦合的幸福導向型產業體系。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肇慶新區重點產業項目引進取得突破,成功與寶能集團、保利集團、龍光集團、百悅集團等多家知名企業達成合作共識,新引進環球金融中心、生產性服務中心、國際創意谷、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開發項目、國際商貿城等一批優質項目。同時,在文化創意、商貿會展、健康養生等產業領域新拓展了萬達集團、上海復星集團等一批優質意向合作企業。目前,新區儲備重點項目超過20宗,其中,已簽約項目10宗,合同投資總額達969.7億元。
  在本次“珠三角—東盟·大西南經貿合作交流會”上,國際商貿城、中央綠軸生態城建設、臨港物流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將簽約亮相:選址於肇慶東站樞紐交通廣場的國際商貿城項目將是肇慶新區首個凸顯樞紐優勢的重磅項目,目標是打造“東盟十國產品體驗中心”“港澳台商品交易中心”“東盟企業珠三角採購中心(廣交會—東盟產品分會場)”、“大西南特色商品交易中心”;基於“國字號”牌子——“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打造的中央綠軸生態城建設項目,將是肇慶新區探索新型城市化及城市綜合發展運營的新模式、打造低碳智慧綠色新型城市的首個示範項目;位於臨港物流區內的臨港商貿物流產業園項目則是依托肇慶新港,連接東站陸路交通,整合水陸聯運優勢的代表性項目。與此同時,肇慶市鼎湖區體育公園及健康養生綜合體項目、鼎湖嶺南文化古城綜合旅游項目首期等項目也將一併簽約。
  低碳綠色貫徹始終,
  打造珠三角第一座慢城
  依西江之濱,倚鼎湖山麓,肇慶新區以山為屏,以湖為核,以綠為廊,以江為帶,是肇慶“山湖城江”格局的精華濃縮。建設極具嶺南水鄉風情的現代山水田園城市成為肇慶新區的品質追求。
  一座城市有清澈流動的水才有靈氣。無論是投資客商還是城市建設專家,到肇慶新區考察時大多會對其縱橫交錯的天然水系視如珍寶。肇慶新區充分依托境內湖泊、江河、水庫、濕地、河涌等原有水系,建設水系景觀工程,並積極借鑒世界各地橋梁特色,使建造的每一座橋都是一道風景。
  重巒疊翠、森林入城、碧水環繞、曲徑通幽,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賦予了新區與眾不同的城市氣質,與生俱來的綠色稟賦也成為這座新城未來必須堅持並且不斷深化的發展主題。根據規劃,未來的肇慶新區,綠色生活就在身邊,山水在城市間延伸,全區綠化率達60%左右;綠色交通支撐城市內部互動,市民步行5分鐘可達公交站點;休閑綠道通山達水,親水平臺、濱水公園隨處可見;綠色建築達90%以上,每座進行了立體綠化的建築物都是一道綠色景觀。
  為體現綠色實踐的示範性,肇慶新區力推建設模式的創新改革,集中實踐以低衝擊開發為代表的各項生態技術,探索在高強度開發地區使城市建設對自然環境衝擊最小化的開發模式。去年,肇慶新區中央綠軸生態城入選全國13個“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成為全省繼深圳光明新區後第二個獲該牌子的地區,這是新區低碳綠色的先鋒實驗區。
  當前,肇慶新區全面開啟綠色發展模式,正重點從城市空間佈局、低碳交通、能源體系、綠色建築和生態系統等五大關鍵領域推進低碳生態發展,打造珠三角第一座慢城。
  本版撰文:謝輝 王文倩 梁毅娟
  編輯統籌:李國飛  (原標題:肇慶新區:建設珠三角連接大西南 樞紐門戶城市的先行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jyqkrgzq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